2009年10月10日星期六

【转载】电容降压工作原理介绍

电容降压的工作原理并不复杂。他的工作原理是利用电容在一定的交流信号频率下产生的容抗来限制最大工作电流。例如,在50Hz的工频条件下,一个1uF的电容所产生的容抗约为3180欧姆。当220V的交流电压加在电容器的两端,则流过电容的最大电流约为70mA。虽然流过电容的电流有70mA,但在电容器上并不产生功耗,应为如果电容是一个理想电容,则流过电容的电流为虚部电流,它所作的功为无功功率。根据这个特点,我们如果在一个1uF的电容器上再串联一个阻性元件,则阻性元件两端所得到的电压和它所产生的功耗完全取决于这个阻性元件的特性。例如,我们将一个110V/8W的灯泡与一个1uF的电容串联,在接到220V/50Hz的交流电压上,灯泡被点亮,发出正常的亮度而不会被烧毁。因为110V/8W的灯泡所需的电流为8W/110V=72mA,它与1uF电容所产生的限流特性相吻合。同理,我们也可以将5W/65V的灯泡与1uF电容串联接到220V/50Hz的交流电上,灯泡同样会被点亮,而不会被烧毁。因为5W/65V的灯泡的工作电流也约为70mA。因 hi.baidu.com/nong3888
此,电容降压实际上是利用容抗限流。而电容器实际上起到一个限制电流和动态分配电容器和负载两端电压的角色。

采用电容降压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
根据负载的电流大小和交流电的工作频率选取适当的电容,而不是依据负载的电压和功率。

2
限流电容必须采用无极性电容,绝对不能采用电解电容。而且电容的耐压须在400V以上。最理想的电容为铁壳油浸电容。

3
电容降压不能用于大功率条件,因为不安全。

4
电容降压不适合动态负载条件。

5
同样,电容降压不适合容性和感性负载。

6
当需要直流工作时,尽量采用半波整流。不建议采用桥式整流。而且要满足恒定负载的条件。


以上是电容降压工作原理的简单介绍。前些日子我曾再次提出一个问题,就是只用电阻和电容可以组成什么电路,进一步讲只用一个电阻和一个电容可以组成什么电路。此篇可以是一个回答,有兴趣的可以再想一想还能组成什么电路。其实电阻、电容和电感作为电子电路的基本元件,熟知它们的特性并灵活地应用它们是非常重要的。


1 我们在做电路时总希望整个电路只有一个公共参考点,即大家常说的接地点。当采用电容降压方式进行交直流转换时,如果采用桥式整流,试想在交流端和直流端能有一个公共参考点吗?从原理上讲只采用直流端的参考点是可以讲得通的。但这不是一个最安全的做法。当交流端的零线和火线接反的时候,直流端的参考点可能会有电。当采用半波整流时,我们可以保证交直流端的参考点都接到交流端的零线上,同时在与交流点连接是注意零线和火险的连接方向,可以保证相对安全一些。这在电路调试时尤其重要。因此我提到的只是不推荐使用桥式整流。

2
关于电容降压的允许使用最大功率的问题。从原理上讲应该没有限制。但是随着使用功率的加大,电容器的容量也要加大,当功率达到一定程度时电容器的体积和价格就不一定比使用变压器更合算、更安全。何况是用电容降压时负载从电网所取得有功功率只取决于阻性负载的大小,余下的是电容所作的无功功率。电流越大无功功率也就越大,这对电网的安全运行是极其不利的。有兴趣地可以画一个矢量图,计算一下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的比值。就可以得出电网的运行效率。但是在小功率运行时对电网的危害不大,更何况它可以简化电路,缩小电路的体积,因此在一定范围内还是有非常广泛的用途的。我所提到的不安全是从电网运行安全和用户使用安全两方面来考虑的。

――――――――――――――――――

我们在对交流电压进行功率计算时无论其频率如何,均是取其有效值进行计算的,而不是峰值或峰峰值。当然这里我们忽略了交流电的相位关系。在工频电压条件下,相位将引起供电效率的下降,无论相位超前还是滞后都会引起供电效率降低。如果按峰值或峰峰值计算功率,那么当交流电在负半周时如何计算其功率呢?有效值和峰值之间的关系应该是中学的课程。

【转载】捕鱼器原理与制作

首先申明在这讨论的是电路,而不是电鱼.很多人喜欢自制电鱼机, 感兴趣的是技术的提高,而不是电了多少鱼.我也做过一些电鱼机,同时也在网上看了不少高手们的杰作.在这里浅谈一下自己的意见,有不对的请大家指点。

电鱼机的原理就是将低电压大电流的电源变换成高电压,瞬间大电流的脉冲直流变换器。其组成部分有:一,逆变部分(前级)。二,整流脉冲放电部分(后级)

一,逆变部分(前级)

要电到鱼,提高电鱼效果,必须有足够的输出功率和合适的输出电压。如果输出功率不大,就算电压再高也没用.防身用的电击枪电压高达几万伏,可是把鱼放在脸盆里也电不到(我亲自做过试验),为什么呢?那时因为电击枪功率太小,在水中带不动负载,压降太大.电压太低只能给鱼儿骚痒,这是因为水阻的缘故,电压太低流过水中的电流太小,电压过高,必将增大输出内阻,这样负载能力又差.,而且元器件的耐压,变压器的绝缘等方面要求高.这样又降低了可靠性.我个人认为输出电压(空载)500-1200V较好. 输出功率要根据使用场合来定,至少要在150W(220V150W的灯泡发白光)以上.单人背负功率不宜超过800W,因为800W满载输入电流将达到70A,最大背40AH的电瓶也用不了几个小时的.如果用在船上功率则可达数千瓦.12V机子功率最大不宜超过1500W,因为1500W时电流已经超过120A,电瓶吃不消的。要增大功率就必须提高电池电压,相同电瓶电流,电压提高一倍功率就增加一倍。而且电路在大电流工作时候发热严重,比较容易出问题。很多船机用24V36V,甚至48V。电池电压越高,做机子越有利。但是代价是需要多个电池,造价更高了。

前级就工作频率和结构方式来分主要有高频机和低频机和白金机,当然白金机也属于低频机。就激励,驱动方式分为它激机,自激机。

高频机主要由前级驱动,MOS开关管和高频变压器组成。主要优点是体积小,重量轻,功率大。逆变效率高。缺点是电路复杂,故障率较高。而且不加后级下水电不到鱼。工作频率一般在5KHZ以上,一般高频机工作频率8K-30K较好。具体多少需要根据变压器来匹配。

前级驱动多使用脉宽调制的IC,现在用的最多的是SG3525TL4943525外围简洁,内部带图腾柱放大,可以直接驱动5-6对左右MOS,而且死区,RT,CT调节方便,是做鱼机首选。

前级驱动MOS管的选用,一般用电流大,耐压足够的,导通电阻小的,和W数大的。耐压不宜太高,高耐压的管子必将内阻增大,这样发热就会快。MOSTO220封装的一般选IRF320575N75IRF101060N08IRF1404等。做大功率机子选用TO247封装的大管子,IRFP2907,170N06等都是牛管。管子可以采用多对并联。具体一对管子能做多少W查看元件PDF资料的W数就知道差不多了,3205200W一个,1对做200W很稳定,2907一个470W1对做500W就很稳定。也可以选用TO-3的铁壳管子,散热不错。

高频前级变压器的材料一般用铁氧体,非晶环等,EE铁氧体变压器绕制简单是最常用的。而且取材方便。值得注意的前级推挽结构时,变压器磁芯不可有气息否则空载电流大,有气息的磨平。不小心拆碎的磁芯也可以用,粘接时候不要留气息。

低频机由低频变压器,功率管等构成。主要优点是结构简单,稳定耐用,不加后级电鱼效果都不错。缺点是,体积大,笨重,逆变效率较低。有它激机,自激机。自激机过载能力强,管子在后级短路不易烧,它激机可以做的空载电流小,功率大,但是后级短路管子易坏。低频机一般工作在2KHZ以下。变压器主要用硅钢片,也有用铁氧体做低频的。硅钢片主要有EIFF)形,C形,环形和条形。条形适合做白金机。白金机电鱼效果不错,但是笨重用铜量巨大。而且白金触点易坏,白金机逆变效率最低。有人用电子元件代替白金触点做了电子白金机,效果不错,实际就是反激机。用C形铁心和条形都可以制作。也很笨重,做船机不错。

功率管用的最多的是3DD15D管,主要因为他便宜,其实他是很垃圾的管子,市面上的机子动不动就是80管甚至100多管,不懂的人以为管子越多越好,其实那么多管子并联管子漏电流很大,放大倍数很低。用场管一个要顶1015D。比较好的管子有2N3055,2N3772,MJ11032等。

在制作中,变压器的绕制非常关键.硅钢片铁心材料的工作频率低,一般不超过2KHz, 因此变压器的线圈较多,  用铜量大. 用铁氧体磁芯的工作频率高,一般10KHz-100KHz,这样变压器的线圈圈数少, 用铜量少. 铁氧体的工作频率高,体积小,圈数少,所以最好绕制.为了克服高频趋肤效应,一般采用多股并绕.低频铁芯的工作频率低,可用单股线绕制,为了方便绕制也可多股并绕.特别要注意绝缘问题。高频机变压器线径选用10A每平方MM。在匝数不少的情况下线径尽量粗。

高频机前级空载电流一般几十--500MA以内都可以,关键是频率调整到MOS发热最小就好。它激机要注意驱动频率和变压器匹配问题。有示波器观察最好,带载MOS漏极标准方波最好。很多人做不好就怪图不行,因为个人的元件参数,变压器做法,手工都有差异,机子都需要实际调整到最佳。经验多了,一个图只要改变部分参数多大功率机子都可以做出来。高频前级注意走线布局干扰。学做鱼机首先不要考虑保护问题,做会了在做保护。整个文章文字部分是我原创的,转帖请注明作者和来源http://hi.baidu.com/wqiang8888



     二, 整流脉冲放电部分(后级)。好的后级是鱼机成功的关键。

       低频自激机变压器次级串电容直接下水效果不错,但是浮鱼稍差。串电容主要是为了缓冲,使机子好启动。自激机在重载下难以启动。亦可以加后级。高频机必须加后级,就是脉冲放电部分。

脉冲放电部分其实质就是将整流储能后的高压直流电,通过电容瞬间向水里放电的过程,电容储能瞬时放电可以提高瞬时功率, 达到瞬间最大脉冲功率,以达到最好的电鱼效果.但总功率是不会变的,它将维持能的转换和守恒定律,即输入功率总大于输出功率.一台好的机子,光有好的前级或好的后级都是不够的.不要妄想用多么有优秀的后极来放大前级的功率不足. 实际从电容放出的电,在水里要消耗大部分的功率.作用在鱼体上的功率只占小部分了. 整流可采用倍压整流,也可用桥式整流.如果变压器输出电压较低,可以用倍压提高电压. 如果变压器输出电压较高则用桥式整流.倍压整流一般次级初级变比20-40倍,桥式变比40-60倍。根据机子功率大小定,功率小变比做低点。低频机的整流可用普通二极管,高频机则用快恢复二极管.滤波电容一般用电解电容。100-500W机子用47-150U500-1000W150-330U1000W以上用470U以上。
      
脉冲放电部分,一般的放电器件有继电器,三极管或者场效应管输出等,可控硅等.继电器的最简单,但有噪音,且碰极容易烧坏触点.三极管或者场效应管输出的可靠性最差,使用时要特别小心,避免在水里碰极(就是输出短路),可控硅的最耐用,可控硅瞬间浪涌电流可以达到10倍额定电流。做的好输出狂短路都不坏。有单硅,双硅,4硅。电路图网上很多自己去下载。
一般的放电频率应在在10-200Hz之间可调,实际40-120HZ效果比较理想,单硅后级提高频率可以增大功率,最高频率要根据机子前级功率和关断电容来定,以调到最大不至于前级过载为准。DB3触发的最简单常用。市面上的机子70%以上是单硅后级。主要是因为简单可靠,单硅波形的尖峰对于鱼有很强的杀伤力。串联双硅过载能力较强,适应半咸水。他的脉宽随负载变化。4硅机子效率较高,小元件能获得较大功率。串双硅和桥4硅波形都差不多,见下面波形图.....未完待续)限于篇幅,介绍的粗枝大叶有问题的请加我的QQ296773805整个文章文字部分是我原创的,转帖请注明作者和来源http://hi.baidu.com/wqiang8888

我的空间里面有SG3525MOS管的资料,请大家查看

最简单的高频电鱼机原理图,据说功率可以做到500W,有兴趣的朋友不妨试一试.


   

                        再传几张原理图,网上下载的。大家自己复制

下面是我的制作先传上来。

.

防反接保护; 输出短路保护;输出电压超高保护(防止击穿烧坏后级功率器件);散热器热风扇自动启动;散热器冷风扇自动停;MOS管温度超高自动停止输出保护;电池电量低欠电压报警。

         

高级群:电鱼机论坛,45435753,欢迎大家加入交流!200人的群爆满,加不上的大家可以先加我的QQ296773805.欢迎大家加入交流。

600W高频机,双面玻纤板,3525驱动,EE42变压器,33205场管, 风扇温控,MOS过热保护,最大的优点是输出不怕碰极,可以按住开关,然后随意碰极,不会烧坏可控硅。

600W机子带500W灯效果

单硅波形

我的1200W机子,万能板制作的。EE55主变压器,TDK PC40材质,功率管160N084对,关断变压器EE42-20

最新作品,200W小机。蓝色铝合金外壳,内部精密贴片模块控制,强力尖峰脉冲输出,高效率,超省电,超轻超小体积,配用10-32AH电瓶,特适合单人娱乐电小溪。过流保护,短路保护,随意短路没事。电池接反保护。

1200W背船两用机,接反保护,过流保护,短路保护,风扇自动温控。最大电流100A,一般下水10-80A调节。

驱动模块

4硅波形

在上几个图

【转载】阻容降压原理

一:原理介绍
电容降压的工作原理并不复杂。他的工作原理是利用电容在一定的交流信号频率下产生的容抗来限制最大工作电流。例如,在50Hz的工频条件下,一个1uF的电容所产生的容抗约为3180欧姆。当220V的交流电压加在电容器的两端,则流过电容的最大电流约为70mA。虽然流过电容的电流有70mA,但在电容器上并不产生功耗,应为如果电容是一个理想电容,则流过电容的电流为虚部电流,它所作的功为无功功率。根据这个特点,我们如果在一个1uF的电容器上再串联一个阻性元件,则阻性元件两端所得到的电压和它所产生的功耗完全取决于这个阻性元件的特性。例如,我们将一个110V/8W的灯泡与一个1uF的电容串联,在接到220V/50Hz的交流电压上,灯泡被点亮,发出正常的亮度而不会被烧毁。因为110V/8W的灯泡所需的电流为8W/110V=72mA,它与1uF电容所产生的限流特性相吻合。同理,我们也可以将5W/65V的灯泡与1uF电容串联接到220V/50Hz的交流电上,灯泡同样会被点亮,而不会被烧毁。因为5W/65V的灯泡的工作电流也约为70mA。因 此,电容降压实际上是利用容抗限流。而电容器实际上起到一个限制电流和动态分配电容器和负载两端电压的角色。
采用电容降压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 根据负载的电流大小和交流电的工作频率选取适当的电容,而不是依据负载的电压和功率。
2 限流电容必须采用无极性电容,绝对不能采用电解电容。而且电容的耐压须在400V以上。最理想的电容为铁壳油浸电容。
3 电容降压不能用于大功率条件,因为不安全。
4 电容降压不适合动态负载条件。
5 同样,电容降压不适合容性和感性负载。
6 当需要直流工作时,尽量采用半波整流。不建议采用桥式整流。而且要满足恒定负载的条件。 如果标有1.5微法,如果电容偏大结果风扇转速比原来慢。
二、器件选择
1.电路设计时,应先测定负载电流的准确值,然后参考示例来选择降压电容器的容量。因为通过降压电容C1向负载提供的电流Io,实际上是流过C1的充放电电流Ic。C1容量越大,容抗Xc越小,则流经C1的充、放电电流越大。当负载电流Io小于C1的充放电电流时,多余的电流就会流过稳压管,若稳压管的最大允许电流Idmax小于Ic-Io时易造成稳压管烧毁。
2.为保证C1可靠工作,其耐压选择应大于两倍的电源电压。
3.泄放电阻R1的选择必须保证在要求的时间内泄放掉C1上的电荷。
三、设计举例
图2中,已知C1为0.33μF,交流输入为220V/50Hz,求电路能供给负载的最大电流。
C1在电路中的容抗Xc为:
Xc=1 /(2 πf C)= 1/(2*3.14*50*0.33*10-6)= 9.65K
流过电容器C1的充电电流(Ic)为:
Ic = U / Xc = 220 / 9.65 = 22mA。
通常降压电容C1的容量C与负载电流Io的关系可近似认为:C=14.5I,其中C的容量单位是μF,Io的单位是A。
电容降压式电源是一种非隔离电源,在应用上要特别注意隔离,防止触电

附公式计算:阻容降压只计算电流,电压不用管。理论计算:
C电容(微法)=15*I电流(安培)。想要40mA电流,0.04*15=0.6微法。

【转载】电磁炉原理与维修

原文地址:http://hi.baidu.com/nong3888/blog/item/3ccd5ff5547413e67709d730.html


                         电磁炉原理与维修
1.电磁加热原理

          电磁灶是一种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将电能转换为热能的厨房电器。在电磁灶内部,由整流电路50/60Hz的交流电压变成直流电压,再经过控制电路将直流电压转换成频率为20-40KHz的高频电压,高速变化的电流流过线圈会产生高速变化的磁场,当磁场内的磁力线通过金属器皿(导磁又导电材料)底部金属体内产生无数的小涡流,使器皿本身自行高速发热,然后再加热器皿内的东西。hi.baidu.com/nong3888/blog/item/3ccd5ff5547413e67709d730.html

1.2 458系列筒介458系列是由建安电子技术开发制造厂设计开发的新一代电磁炉,介面有LED发光二极管显示模式、LED数码显示模式、LCD液晶显示模式、VFD莹光显示模式机种。操作功能有加热火力调节、自动恒温设定、定时关机、预约开/关机、预置操作模式、自动泡茶、自动煮饭、自动煲粥、自动煲汤及煎、炸,烤、火锅等料理功能机种。额定加热功率有700~3000W的不同机种,功率调节范围为额定功率的85%,并且在全电压范围内功率自动恒定。200~240V机种电压使用范围为160~260V, 100~120V机种电压使用范围为90~135V。全系列机种均适用于50、60Hz的电压频率。使用环境温度为-23℃~45℃。电控功能有锅具超温保护、锅具干烧保护、锅具传感器开/短路保护、2小时不按键(忘记关机) 保护、IGBT温度限制、IGBT温度过高


2.保护、低温环境工作模式、

        IGBT测温传感器开/短路保护、高低电压保护、浪涌电压保护、VCE抑制、VCE过高保护、过零检测、小物检测、锅具材质检测。458系列须然机种较多,且功能复杂,但不同的机种其主控电路原理一样,区别只是零件参数的差异及CPU程序不同而己。电路的各项测控主要由一块8位4K内存的单片机组成,外围线路简单且零件极少,并设有故障报警功能,故电路可靠性高,维修容易,维修时根据故障报警指示,对应检修相关单元电路,大部分均可轻易解决。

2.1原理分析特殊零件简介2.1.1 LM339集成电路 LM339内置四个翻转电压为6mV的电压比较器,当电压比较器输入端电压正向时(+输入端电压高于-入输端电压), 置于LM339内部控制输出端的三极管截止, 此时输出端相当于开路; 当电压比较器输入端电压反向时(-输入端电压高于+输入端电压), 置于LM339内部控制输出端的三极管导通, 将比较器外部接入输出端的电压拉低,此时输出端为0V。

2.1.2 IGBT 绝缘栅双极晶体管(Iusulated Gate Bipolar Transistor)简称IGBT,是一种集BJT的大电流密度和MOSFET等电压激励场控型器件优点于一体的高压、高速大功率器件。目前有用不同材料及工艺制作的IGBT, 但它们均可被看作是一个MOSFET输入跟随一。



hi.baidu.com/nong3888/blog/item/3ccd5ff5547413e67709d730.html
3.个双极型晶体管放大的复合结构。

       IGBT有三个电极(见上图), 分别称为栅极G(也叫控制极或门极) 、集电极C(亦称漏极) 及发射极E(也称源极) 。 从IGBT的下述特点中可看出, 它克服了功率MOSFET的一个致命缺陷, 就是于高压大电流工作时, 导通电阻大, 器件发热严重, 输出效率下降。

IGBT的特点: 1.电流密度大, 是MOSFET的数十倍。2.输入阻抗高, 栅驱动功率极小, 驱动电路简单。3.低导通电阻。在给定芯片尺寸和BVceo下, 其导通电阻Rce(on) 不大于MOSFET的Rds(on) 的10%。4.击穿电压高, 安全工作区大, 在瞬态功率较高时不会受损坏。5.开关速度快, 关断时间短,耐压1kV~1.8kV的约1.2us、600V级的约0.2us, 约为GTR的10%,接近于功率MOSFET, 开关频率直达100KHz, 开关损耗仅为GTR的30%。 IGBT将场控型器件的优点与GTR的大电流低导通电阻特性集于一体, 是极佳的高速高压半导体功率器件。

4.目前458系列因应不同机种采了不同规格的IGBT,它们的参数如下:

         (1) SGW25N120----西门子公司出品,耐压1200V,电流容量25℃时46A,100℃时25A,内部不带阻尼二极管,所以应用时须配套6A/1200V以上的快速恢复二极管(D11)使用,该IGBT配套6A/1200V以上的快速恢复二极管(D11)后可代用SKW25N120。

        (2) SKW25N120----西门子公司出品,耐压1200V,电流容量25℃46A,100℃时25A,内部带阻尼二极管,该IGBT可代用SGW25N120,代用时将原配套SGW25N120的D11快速恢复二极管拆除不装。

        (3) GT40Q321----东芝公司出品,耐压1200V,电流容量25℃时42A,100℃时23A, 内部带阻尼二极管, 该IGBT可代用SGW25N120、SKW25N120, 代用SGW25N120时请将原配套该IGBT的D11快速恢复二极管拆除不装。

       (4) GT40T101----东芝公司出品,耐压1500V,电流容量25℃时80A,100℃时40A,内部不带阻尼二极管,所以应用时须配套15A/1500V以上的快速恢复二极管(D11)使用,该IGBT配套6A/1200V以上的快速恢复二极管(D11)后可代用SGW25N120、SKW25N120、GT40Q321, 配套15A/1500V以上的快速恢复二极管(D11)后可代用GT40T301。

       (5) GT40T301----东芝公司出品,耐压1500V,电流容量25℃时80A,100℃时40A, 内部带阻尼二极管, 该IGBT可代用SGW25N120、SKW25N120、GT40Q321、 GT40T101, 代SGW25N120和GT40T101时请将原配套该IGBT的D11快速恢复二极管拆除不装。

       (6) GT60M303 ----东芝公司出品,耐压900V,电流容量25℃时120A,100℃时60A, 内部带阻尼二极管。


5.感抗不允许电流突变.

     所以在t1~t2时间i1随线性上升,在t2时脉冲结束,Q1截止,同样由于感抗作用,i1不能立即变0,于是向C3充电,产生充电电流i2,在t3时间,C3电荷充满,电流变0,这时L1的磁场能量全部转为C3的电场能量,在电容两端出现左负右正,幅度达到峰值电压,在Q1的CE极间出现的电压实际为逆程脉冲峰压+电源电压,在t3~t4时间,C3通过L1放电完毕,i3达到最大值,电容两端电压消失,这时电容中的电能又全部转为L1中的磁能,因感抗作用,i3不能立即变0,于是L1两端电动势反向,即L1两端电位左正右负,由于阻尼管D11的存在,C3不能继续反向充电,而是经过C2、D11回流,形成电流i4,在t4时间,第二个脉冲开始到来,但这时Q1的UE为正,UC为负,处于反偏状态,所以Q1不能导通,待i4减小到0,L1中的磁能放完,即到t5时Q1才开始第二次导通,产生i5以后又重复i1~i4过程,因此在L1上就产生了和开关脉冲f(20KHz~30KHz)相同的交流电流。t4~t5的i4是阻尼管D11的导通电流, 在高频电流一个电流周期里,t2~t3的i2是线盘磁能对电容C3的充电电流,t3~t4的i3是逆程脉冲峰压通过L1放电的电流,t4~t5的i4是L1两端电动势反向时, 因D11的存在令C3不能继续反向充电, 而经过C2、D11回流所形成的阻尼电流,Q1的导通电流实际上是i1。Q1的VCE电压变化:在静态时,UC为输入电源经过整流后的直流电源,t1~t2,Q1饱和导通,UC接近地电位,t4~t5,阻尼管D11导通,UC为负压(电压为阻尼二极管的顺向压降),t2~t4,也就是LC自由振荡的半个周期,UC上出现峰值电压,在t3时UC达到最大值。以上分析证实两个问题:一是在高频电流的一个周期里,只有i1是电源供给L的能量,所以i1的大小就决定加热功率的大小,同时脉冲宽度越大,t1~t2的时间就越长,i1就越大,反之亦然,所以要调节加热功率,只需要调节脉冲的宽度;二是LC自由振荡的半周期时间是出现峰值电压的时间,亦是Q1的截止时间,也是开关脉冲没有到达的时间,这个时间关系是不能错位的,如峰值脉冲还没有消失,而开关脉冲己提前到来,就会出现很大的导通电流使Q1烧坏,因此必须使开关脉冲的前沿与峰值脉冲后沿相同步。


6. 振荡电路

       (1) 当G点有Vi输入时、V7 OFF时(V7=0V), V5等于D12与D13的顺向压降, 而当V6<V5之后,V7由OFF转态为ON,V5亦上升至Vi, 而V6则由R56、R54向C5充电。(2) 当V6>V5时,V7转态为OFF,V5亦降至D12与D13的顺向压降, 而V6则由C5经R54、D29放电。(3) V6放电至小于V5时, 又重复(1) 形成振荡。“G点输入的电压越高, V7处于ON的时间越长, 电磁炉的加热功率越大,反之越小”。
       2.5 IGBT激励电路振荡电路输出幅度约4.1V的脉冲信号,此电压不能直接控制IGBT(Q1)的饱和导通及截止,所以必须通过激励电路将信号放大才行,该电路工作过程如下: (1) V8 OFF时(V8=0V),V8<V9,V10为高,Q8和Q3 导通、Q9和Q10截止,Q1的G极为0V,Q1截止。(2) V8 ON时(V8=4.1V),V8>V9,V10为低,Q8和Q3截止、Q9和Q10导通,+22V通过R71、Q10加至Q1的G极,Q1导通。

     2.6 PWM脉宽调控电路 CPU输出PWM脉冲到由R6、C33、R16组成的积分电路, PWM脉冲宽度越宽,C33的电压越高,C20的电压也跟着升高,送到振荡电路(G点)的控制电压随着C20的升高而升高, 而G点输入的电压越高, V7处于ON的时间越长, 电磁炉的加热功率越大,反之越小。“CPU通过控制PWM脉冲的宽与窄, 控制送至振荡电路G的加热功率控制电压,控制了IGBT导通时间的长短,结果控制了加热功率的大小”。

    2.7 同步电路R78、R51分压产生V3,R74+R75、R52分压产生V4, 在高频电流的一个周期里,在t2~t4时间 由于C3两端电压为左负右正,所以V3<V4,V5OFF(V5=0V) 振荡电路V6>V5,V7 OFF(V7=0V),振荡没有输出,也就没有开关脉冲加至Q1的G极,保证了Q1在t2~t4时间不会导通, 在t4~t6时间,C3电容两端电压消失, V3>V4, V5上升,振荡有
输出,有开关脉冲加至Q1的G极。以上动作过程,保证了加到Q1 G极上的开关脉冲前沿与Q1上产生的VCE脉冲后沿相同步。

   2.8 加热开关控制(1)当不加热时,CPU 19脚输出低电平(同时13脚也停止PWM输出), D18导通,将V8拉低,另V9>V8,使IGBT激励电路停止输出,IGBT截止,则加热停止。(2)开始加热时, CPU 19脚输出高电平,D18截止,同时13脚开始间隔输出PWM试探信号,同时CPU通过分析电流检测电路和VAC检测电路反馈的电压信息、VCE检测电路反馈的电压波形变化情况,判断是否己放入适合的锅具,如果判断己放入适合的锅具,CPU13脚转为输出正常的PWM信号,电磁炉进入正常加热状态,如果电流检测电路、VAC及VCE电路反馈的信息,不符合条件,CPU会判定为所放入的锅具不符或无锅,则继续输出PWM试探信号,同时发出指示无锅的报知信息(祥见故障代码表),如1分钟内仍不符合条件,则关机。

     2.9 VAC检测电路AC220V由D1、D2整流的脉动直流电压通过R79、R55分压、C32平滑后的直流电压送入CPU,根据监测该电压的变化,CPU会自动作出各种动作指令: (1) 判别输入的电源电压是否在充许范围内,否则停止加热,并报知信息(祥见故障代码表)。(2) 配合电流检测电路、VCE电路反馈的信息,判别是否己放入适合的锅具,作出相应的动作指
令(祥见加热开关控制及试探过程一节)。(3) 配合电流检测电路反馈的信息及方波电路监测的电源频率信息,调控PWM的脉宽,令输出功率保持稳定。“电源输入标准220V±1V电压,不接线盘(L1)测试CPU第7脚电压,标准为1.95V±0.06V”。

     2.10 电流检测电路电流互感器CT二次测得的AC电压,经D20~D23组成的桥式整流电路整流、C31平滑,所获得的直流电压送至CPU,该电压越高,表示电源输入的电流越大, CPU根据监测该电压的变化,自动作出各种动作指令: (1) 配合VAC检测电路、VCE电路反馈的信息,判别是否己放入适合的锅具,作出相应的动作指令(祥见加热开关控制及试探过程一节)。(2) 配合VAC检测电路反馈的信息及方波电路监测的电源频率信息,调控PWM的脉宽,令输出功率保持稳定。

     2.11 VCE检测电路将IGBT(Q1)集电极上的脉冲电压通过R76+R77、R53分压送至Q6基极,在发射极上获得其取样电压,此反影了Q1 VCE电压变化的信息送入CPU, CPU根据监测该电压的变化,自动作出各种动作指令: (1) 配合VAC检测电路、电流检测电路反馈的信息,判别是否己放入适合的锅具,作出相应的动作指令(祥见加热开关控制及试探过程一节)。 (2) 根据VCE取样电压值,自动调整PWM脉宽,抑制VCE脉冲幅度不高于1100V(此值适用于耐压1200V的IGBT,耐压1500V的IGBT抑制值为1300V)。 (3) 当测得其它原因导至VCE脉冲高于1150V时((此值适用于耐压1200V的IGBT,耐压1500V的IGBT此值为1400V),CPU立即发出停止加热指令(祥见故障代码表)。

    2.12 浪涌电压监测电路 电源电压正常时,V14>V15,V16 ON(V16约4.7V),D17截止,振荡电路可以输出振荡脉冲信号,当电源突然有浪涌电压输入时,此电压通过C4耦合,再经过R72、R57分压取样,该取样电压通过D28另V15升高,结果V15>V14另 IC2C比较器翻转,V16 OFF(V16=0V),D17瞬间导通,将振荡电路输出的振荡脉冲电压V7拉低,电磁炉暂停加热,同时,CPU监测到V16 OFF信息,立即发出暂止加热指令,待浪涌电压过后、V16由OFF转为ON时,CPU再重新发出加热指令。

   2.13 过零检测 当正弦波电源电压处于上下半周时, 由D1、D2和整流桥DB内部交流两输入端对地的两个二极管组成的桥式整流电路产生的脉动直流电压通过R73、R14分压的电压维持Q11导通,Q11集电极电压变0, 当正弦波电源电压处于过零点时,Q11因基极电压消失而截止,集电极电压随即升高,在集电极则形成了与电源过零点相同步的方波信号,CPU通过监测该信号的变化,作出相应的动作指令。

   2.14 锅底温度监测电路 加热锅具底部的温度透过微晶玻璃板传至紧贴玻璃板底的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该电阻阻值的变化间接反影了加热锅具的温度变化(温度/阻值祥见热敏电阻温度分度表),热敏电阻与R58分压点的电压变化其实反影了热敏电阻阻值的变化,即加热锅具的温度变化, CPU通过监测该电压的变化,作出相          

2.15 IGBT温度监测电路IGBT产生的温度透过散热片传至紧贴其上的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TH,该电阻阻值的变化间接反影了IGBT的温度变化(温度/阻值祥见热敏电阻温度分度表),热敏电阻与R59分压点的电压变化其实反影了热敏电阻阻值的变化,即IGBT的温度变化, CPU通过监测该电压的变化,作出相应的动作指令: (1) IGBT结温高于85℃时,调整PWM的输出,令IGBT结温≤85℃。(2) 当IGBT结温由于某原因(例如散热系统故障)而高于95℃时, 加热立即停止, 并报知信息(祥见故障代码表)。(3) 当热敏电阻TH开路或短路时, 发出不启动指令,并报知相关的信息(祥见故障代码表)。(4) 关机时如IGBT温度>50℃,CPU发出风扇继续运转指令,直至温度<50℃(继续运转超过4分钟如温度仍>50℃, 风扇停转;风扇延时运转期间,按1次关机键,可关闭风扇)。(5) 电磁炉刚启动时,当测得环境温度<0℃,CPU调用低温监测模式加热1分钟, 1分钟后再转用正常监测模式,防止电路零件因低温偏离标准值造成电路参数改变而损坏电磁炉。

2.16 散热系统将IGBT及整流器DB紧贴于散热片上,利用风扇运转通过电磁炉进、出风口形成的气流将散热片上的热及线盘L1等零件工作时产生的热、加热锅具辐射进电磁炉内的热排出电磁炉外。CPU发出风扇运转指令时,15脚输出高电平,电压通过R5送至Q5基极,Q5饱和导通,VCC电流流过风扇、Q5至地,风扇运转; CPU发出风扇停转指令时,15脚输出低电平,Q5截止,风扇因没有电流流过而停转。

2.17 主电源AC220V 50/60Hz电源经保险丝FUSE,再通过由CY1、CY2、C1、共模线圈L1组成的滤波电路(针对EMC传导问题而设置,祥见注解),再通过电流互感器至桥式整流器DB,产生的脉动直流电压通过扼流线圈提供给主回路使用;AC1、AC2两端电压除送至辅助电源使用外,另外还通过印于PCB板上的保险线P.F.送至D1、D2整流得到脉动直流电压作检测用途。 注解 : 由于中国大陆目前并未提出电磁炉须作强制性电磁兼容(EMC)认证,基于成本原因,内销产品大部分没有将CY1、CY2装上,L1用跳线取代,但基本上不影响电磁炉使用性能。

2.18辅助电源AC220V 50/60Hz电压接入变压器初级线圈,次级两绕组分别产生13.5V和23V交流电压。13.5V交流电压由D3~ 上一D6组成的桥式整流电路整流、C37滤波,在C37上获得的直流电压VCC除供给散热风扇使用外,还经由IC1三端稳压IC稳压、C38滤波,产生+5V电压供控制电路使用。23V交流电压由D7~D10组成的桥式整流电路整流、 C34滤波后, 再通过由Q4、R7、ZD1、C35、C36组成的串联型稳压滤波电路,产生+22V电压供IC2和IGBT激励电路使用。

2.19 报警电路电磁炉发出报知响声时,CPU14脚输出幅度为5V、频率3.8KHz的脉冲信号电压至蜂鸣器ZD,令ZD发出报知响声。 三、故障维修458系列须然机种较多,且功能复杂,但不同的机种其主控电路原理一样,区别只是零件参数的差异及CPU程序不同而己。电路的各项测控主要由一块8位4K内存的单片机组成,外围线路简单且零件极少,并设有故障报警功能,故电路可靠性高,维修容易,维修时根据故障报警指示,对应检修相关单元电路,大部分均可轻易解决。

3.2 主板检测标准由于电磁炉工作时,主回路工作在高压、大电流状态中,所以对电路检查时必须将线盘(L1)断开不接,否则极容易在测试时因仪器接入而改变了电路参数造成烧机。接上线盘试机前,应根据3.2.1<<主板检测表>>对主板各点作测试后,一切符合才进行。

3.2.1主板检测表主板测试不合格对策

(1) 上电不发出“B”一声----如果按开/关键指示灯亮,则应为蜂鸣器BZ不良, 如果按开/关键仍没任何反应,再测CUP第16脚+5V是否正常,如不正常,按下面第(4)项方法查之,如正常,则测晶振X1频率应为4MHz左右(没测试仪器可换入另一个晶振试),如频率正常,则为IC3 CPU不良。

(2) CN3电压低于305V----如果确认输入电源电压高于AC220V时,CN3测得电压偏低,应为C2开路或容量下降,如果该点无电压,则检查整流桥DB交流输入两端有否AC220V,如有,则检查L2、DB,如没有,则检查互感器CT初级是否开路、电源入端至整流桥入端连线是否有断裂开路现象。

(3) +22V故障----没有+22V时,应先测变压器次级有否电压输出,如没有,测初级有否AC220V输入,如有则为变压器故障, 如果变压器次级有电压输出,再测C34有否电压,如没有,则检查C34是否短路、D7~D10是否不良、Q4和ZD1这两零件是否都击穿, 如果C34有电压,而Q4很热,则为+22V负载短路,应查C36、IC2及IGBT推动电路,如果Q4不是很热,则应为Q4或R7开路、ZD1或C35短路。+22V偏高时,应检查Q4、ZD1。+22V偏低时,应检查ZD1、C38、R7,另外, +22V负载过流也会令+22V偏低,但此时Q4会很热。

(4) +5V故障----没有+5V时,应先测变压器次级有否电压输出,如没有,测初级有否AC220V输入,如有则为变压器故障, 如果变压器次级有电压输出,再测C37有否电压,如没有,则检查C37、IC1是否短路、D3~D6是否不良, 如果C37有电压,而IC4很热,则为+5V负载短路, 应查C38及+5V负载电路。+5V偏高时,应为IC1不良。+5V偏低时,应为IC1或+5V负载过流,而负载过流IC1会很热。

(5) 待机时V.G点电压高于0.5V----待机时测V9电压应高于2.9V(小于2.9V查R11、+22V),V8电压应小于0.6V(CPU 19脚待机时输出低电平将V8拉低),此时V10电压应为Q8基极与发射极的顺向压降(约为0.6V),如果V10电压为0V,则查R18、Q8、IC2D, 如果此时V10电压正常,则查Q3、Q8、Q9、Q10、D19。

(6) V16电压0V----测IC2C比较器输入电压是否正向(V14>V15为正向),如果是正向,断开CPU第11脚再测V16,如果V16恢复为4.7V以上,则为CPU故障, 断开CPU第11脚V16仍为0V,则检查R19、IC2C。如果测IC2C比较器输入电压为反向,再测V14应为3V(低于3V查R60、C19),再测D28正极电压高于负极时,应检查D27、C4,如果D28正极电压低于负极,应检查R20、IC2C。

(7) VAC电压过高或过低----过高检查R55,过低查C32、R79。

(8) V3电压过高或过低----过高检查R51、D16, 过低查R78、C13。

(9) V4电压过高或过低----过高检查R52、D15, 过低查R74、R75。

(10) Q6基极电压过高或过低----过高检查R53、D25, 过低查R76、R77、C6。

(11) D24正极电压过高或过低----过高检查D24及接入的30K电阻, 过低查R59、C16。

(12) D26正极电压过高或过低----过高检查D26及接入的30K电阻, 过低查R58、C18。

(13) 动检时Q1 G极没有试探电压----首先确认电路符合<<主板测试表>>中第1~12测试步骤标准要求,如果不符则对应上述方法检查,如确认无误,测V8点如有间隔试探信号电压,则检查IGBT推动电路,如V8点没有间隔试探信号电压出现,再测Q7发射极有否间隔试探信号电压,如有,则检查振荡电路、同步电路,如果Q7发射极没有间隔试探信号电压,再测CPU第13脚有否间隔试探信号电压, 如有, 则检查C33、C20、Q7、R6,如果CPU第13脚没有间隔试探信号电压出现,则为CPU故障。

(14) 动检时Q1 G极试探电压过高----检查R56、R54、C5、D29。

(15) 动检时Q1 G极试探电压过低----检查C33、C20、Q7。

(16) 动检时风扇不转----测CN6两端电压高于11V应为风扇不良,如CN6两端没有电压,测CPU第15脚如没有电压则为CPU不良,如有请检查Q5、R5。

(17) 通过主板1~14步骤测试合格仍不启动加热----故障现象为每隔3秒发出“嘟”一声短音(数显型机种显示E1),检查互感器CT次级是否开路、C15、C31是否漏电、D20~D23有否不良,如这些零件没问题请再小心测试Q1 G极试探电压是否低于1.5V。

3.3 故障案例

3.3.1 故障现象1 : 放入锅具电磁炉检测不到锅具而不启动,指示灯闪亮,每隔3秒发出“嘟”一声短音(数显型机种显示E1), 连续1分钟后转入待机。 分 析 : 根椐报警信息,此为CPU判定为加热锅具过小(直经小于8cm)或无锅放入或锅具材质不符而不加热,并作出相应报知。根据电路原理,电磁炉启动时, CPU先从第13脚输出试探PWM信号电压,该信号经过PWM脉宽调控电路转换为控制振荡脉宽输出的电压加至G点,振荡电路输出的试探信号电压再加至IGBT推动电路,通过该电路将试探信号电压转换为足己另IGBT工作的试探信号电压,另主回路产生试探工作电流,当主回路有试探工作电流流过互感器CT初级时,CT次级随即产生反影试探工作电流大小的电压,该电压通过整流滤波后送至CPU第6脚,CPU通过监测该电压,再与VAC电压、VCE电压比较,判别是否己放入适合的锅具。从上述过程来看,要产生足够的反馈信号电压另CPU判定己放入适合的锅具而进入正常加热状态,关键条件有三个 : 一是加入Q1 G极的试探信号必须足够,通过测试Q1 G极的试探电压可判断试探信号是否足够(正常为间隔出现1~2.5V),而影响该信号电压的电路有PWM脉宽调控电路、振荡电路、IGBT
推动电路。二是互感器CT须流过足够的试探工作电流,一般可通测试Q1是否正常可简单判定主回路是否正常,在主回路正常及加至Q1 G极的试探信号正常前提下,影响流过互感器CT试探工作电流的因素有工作电压和锅具。三是到达CPU第6脚的电压必须足够,影响该电压的因素是流过互感器CT的试探工作电流及电流检测电路。

以下是有关这种故障的案例:(1) 测+22V电压高于24V,按3.2.2<<主板测试不合格对策>>第(3)项方法检查,结果发现Q4击穿。结论 : 由于Q4击穿,造成+22V电压升高,另IC2D正输入端V9电压升高,导至加到IC2D负输入端的试探电压无法另IC2D比较器翻转,结果Q1 G极无试探信号电压,CPU也就检测不到反馈电压而不发出正常加热指令。(2) 测Q1 G极没有试探电压,再测V8点也没有试探电压, 再测G点试探电压正常,证明PWM脉宽调控电路正常, 再测D18正极电压为0V(启动时CPU应为高电平),结果发现CPU第19脚对地短路,更换CPU后恢复正常。结论 : 由于CPU第19脚对地短路,造成加至IC2C负输入端的试探电压通过D18被拉低, 结果Q1 G极无试探信号电压,CPU也就检测不到反馈电压而不发出正常加热指令。(3) 按3.2.1<<主板检测表>>测试到第6步骤时发现V16为0V,再按3.2.2<<主板测试不合格对策>>第(6)项方法检查,结果发现CPU第11脚
击穿, 更换CPU后恢复正常。结论 : 由于CPU第11脚击穿, 造成振荡电路输出的试探信号电压通过D17被拉低, 结果Q1 G极无试探信号电压,CPU也就检测不到反馈电压而不发出正常加热指令。(4) 测Q1 G极没有试探电压,再测V8点也没有试探电压, 再测G点也没有试探电压,再测Q7基极试探电压正常, 再测Q7发射极没有试探电压,结果发现Q7开路。结论 : 由于Q7开路导至没有试探电压加至振荡电路, 结果Q1 G极无试探信号电压,CPU也就检测不到反馈电压而不发出正常加热指令。(5) 测Q1 G极没有试探电压,再测V8点也没有试探电压, 再测G点也没有试探电压,再测Q7基极也没有试探电压, 再测CPU第13脚有试探电压输出,结果发现C33漏电。结论 : 由于C33漏电另通过R6向C33充电的PWM脉宽电压被拉低,导至没有试探电压加至振荡电路, 结果Q1 G极无试探信号电压,CPU也就检测不到反馈电压而不发出正常加热指令。(6) 测Q1 G极试探电压偏低(推动电路正常时间隔输出1~2.5V), 按3.2.2<<主板测试不合格对策>>第(15)项方法检查,结果发现C33漏电。结论 : 由于C33漏电,造成加至振荡电路的控制电压偏低,结果Q1 G极上的平均电压偏低,CPU因检测到的反馈电压不足而不发出正常加热指令。(7) 按3.2.1<<主板检测表>>测试一切正常, 再按3.2.2<<主
板测试不合格对策>>第(17) 项方法检查,结果发现互感器CT次级开路。结论 : 由于互感器CT次级开路,所以没有反馈电压加至电流检测电路, CPU因检测到的反馈电压不足而不发出正常加热指令。(8) 按3.2.1<<主板检测表>>测试一切正常, 再按3.2.2<<主板测试不合格对策>>第(17) 项方法检查,结果发现C31漏电。结论 : 由于C31漏电,造成加至CPU第6脚的反馈电压不足, CPU因检测到的反馈电压不足而不发出正常加热指令。(9) 按3.2.1<<主板检测表>>测试到第8步骤时发现V3为0V,再按3.2.2<<主板测试不合格对策>>第(8)项方法检查,结果发现R78开路。结论 : 由于R78开路, 另IC2A比较器因输入两端电压反向(V4>V3),输出OFF,加至振荡电路的试探电压因IC2A比较器输出OFF而为0,振荡电路也就没有输出, CPU也就检测不到反馈电压而不发出正常加热指令。

3.3.2 故障现象2 : 按启动指示灯指示正常,但不加热。分 析 : 一般情况下,CPU检测不到反馈信号电压会自动发出报知信号,但当反馈信号电压处于足够与不足够之间的临界状态时,CPU发出的指令将会在试探→正常加热→试探循环动作,产生启动后指示灯指示正常, 但不加热的故障。原因为电流反馈信号电压不足(处于可启动的临界状态)。处理 方法 : 参考3.3.1 <<故障现象1>>第(
7)、(9)案例检查。

3.3.3 故障现象3 : 开机电磁炉发出两长三短的“嘟”声((数显型机种显示E2),响两次后电磁炉转入待机。分 析 : 此现象为CPU检测到电压过低信息,如果此时输入电压正常,则为VAC检测电路故障。处理 方法 : 按3.2.2<<主板测试不合格对策>>第(7)项方法检查。

3.3.4 故障现象4 : 插入电源电磁炉发出两长四短的“嘟”声(数显型机种显示E3)。分 析 : 此现象为CPU检测到电压过高信息,如果此时输入电压正常,则为VAC检测电路故障。处理 方法 : 按3.2.2<<主板测试不合格对策>>第(7)项方法检查。

3.3.5 故障现象5 : 插入电源电磁炉连续发出响2秒停2秒的“嘟”声,指示灯不亮。分 析 : 此现象为CPU检测到电源波形异常信息,故障在过零检测电路。处理 方法 : 检查零检测电路R73、R14、R15、Q11、C9、D1、D2均正常,根据原理分析,提供给过零检测电路的脉动电压是由D1、D2和整流桥DB内部交流两输入端对地的两个二极管组成桥式整流电路产生,如果DB内部的两个二极管其中一个顺向压降过低,将会造成电源频率一周期内产生的两个过零电压其中一个并未达到0V(电压比正常稍高),Q11在该过零点时间因基极电压未能消失而不能截止,集电极在此时仍为低电平,从而造成了电源每一频率周期CPU检测的过零信号缺少了一个。基于以上分析,先将R14换入3.3K电阻(目的将Q11基极分压电压降低,以抵消比正常稍高的过零点脉动电压),结果电磁炉恢复正常。虽然将R14换成3.3K电阻电磁炉恢复正常,但维修时不能简单将电阻改3.3K能彻底解决问题,因为产生本故障说明整流桥DB特性已变,快将损坏,所己必须将R14换回10K电阻并更换整流桥DB。

3.3.6 故障现象6 : 插入电源电磁炉每隔5秒发出三长五短报警声(数显型机种显示E9)。分 析 : 此现象为CPU检测到按装在微晶玻璃板底的锅传感器(负温系数热敏电阻)开路信息,其实CPU是根椐第8脚电压情况判断锅温度及热敏电阻开、短路的,而该点电压是由R58、热敏电阻分压而成,另外还有一只D26作电压钳位之用(防止由线盘感应的电压损坏CPU) 及一只C18电容作滤波。处理 方法 : 检查D26是否击穿、锅传感器有否插入及开路(判断热敏电阻的好坏在没有专业仪器时简单用室温或体温对比<<电阻值---温度分度表>>阻值)。

3.3.7 故障现象7 : 插入电源电磁炉每隔5秒发出三长四短报警声(数显型机种显示EE)。分 析 : 此现象为CPU检测到按装在微晶玻璃板底的锅传感器(负温系数热敏电阻)短路信息,其实CPU是根椐第8脚电压情况判断锅温度及热敏电阻开/短路的,而该点电压是由R58、热敏电阻分压而成,另外还有一只D26作电压钳位之用(防止由线盘感应的电压损坏CPU)及一只C18电容作滤波。处理 方法 : 检查C18是否漏电、R58是否开路、锅传感器是否短路(判断热敏电阻的好坏在没有专业仪器时简单用室温或体温对比<<电阻值---温度分度表>>阻值)。

3.3.8 故障现象8 : 插入电源电磁炉每隔5秒发出四长五短报警声(数显型机种显示E7)。分 析 : 此现象为CPU检测到按装在散热器的TH传感器(负温系数热敏电阻)开路信息,其实CPU是根椐第4脚电压情况判断散热器温度及TH开/短路的,而该点电压是由R59、热敏电阻分压而成,另外还有一只D24作电压钳位之用(防止TH与散热器短路时损坏CPU) ,及一只C16电容作滤波。处理 方法 : 检查D24是否击穿、TH有否开路(判断热敏电阻的好坏在没有专业仪器时简单用室温或体温对比<<电阻值---温度分度表>>阻值)。

3.3.9 故障现象9 : 插入电源电磁炉每隔5秒发出四长四短报警声(数显型机种显示E8)。分 析 : 此现象为CPU检测到按装在散热器的TH传感器(负温系数热敏电阻) 短路信息,其实CPU是根椐第4脚电压情况判断散热器温度及TH开/短路的,而该点电压是由R59、热敏电阻分压而成,另外还有一只D24作电压
钳位之用(防止TH与散热器短路时损坏CPU) 及一只C16电容作滤波。处理 方法 : 检查C16是否漏电、R59是否开路、TH有否短路(判断热敏电阻的好坏在没有专业仪器时简单用室温或体温对比<<电阻值---温度分度表>>阻值)。

3.3.10 故障现象10 : 电磁炉工作一段时间后停止加热, 间隔5秒发出四长三短报警声, 响两次转入待机(数显型机种显示E0)。分 析 : 此现象为CPU检测到IGBT超温的信息,而造成IGBT超温通常有两种,一种是散热系统,主要是风扇不转或转速低,另一种是送至IGBT G极的脉冲关断速度慢(脉冲的下降沿时间过长),造成IGBT功耗过大而产生高温。处理 方法 : 先检查风扇运转是否正常,如果不正常则检查Q5、R5、风扇, 如果风扇运转正常,则检查IGBT激励电路,主要是检查R18阻值是否变大、Q3、Q8放大倍数是否过低、D19漏电流是否过大。

3.3.11 故障现象11 : 电磁炉低电压以最高火力档工作时,频繁出现间歇暂停现象。分 析 : 在低电压使用时,由于电流较高电压使用时大,而且工作频率也较低,如果供电线路容量不足,会产生浪涌电压,假如输入电源电路滤波不良,则吸收不了所产生的浪涌电压,会另浪涌电压监测电路动作,产生上述故障。处理 方法 : 检查C1容量是否不足,如果1600W以上机种C1装的是1uF,将该电容换上3.3uF/250VAC规格的电容器。

3.3.12 故障现象12 : 烧保险管。分 析 : 电流容量为15A的保险管一般自然烧断的概率极低,通常是通过了较大的电流才烧,所以发现烧保险管故障必须在换入新的保险管后对电源负载作检查。通常大电流的零件损坏会另保险管作保护性溶断,而大电流零件损坏除了零件老化原因外,大部分是因为控制电路不良所引至,特别是IGBT,所以换入新的大电流零件后除了按3.2.1<<主板检测表>>对电路作常规检查外,还需对其它可能损坏该零件的保护电路作彻底检查,IGBT损坏主要有过流击穿和过压击穿,而同步电路、振荡电路、IGBT激励电路、浪涌电压监测电路、VCE检测电路、主回路不良和单片机(CPU)死机等都可能是造成烧机的原因, 以下是有关这种故障的案例:(1) 换入新的保险管后首先对主回路作检查,发现整流桥DB、IGBT击穿,更换零件后按3.2.1<<主板检测表>>测试发现+22V偏低, 按3.2.2<<主板测试不合格对策>>第(3) 项方法检查,结果为Q3、Q10、Q9击穿另+22V偏低, 换入新零件后再按<<主板检测表>>测试至第9步骤时发现V4为0V, 按3.2.2<<主板测试不合格对策>>第(9) 项方法检查,结果原因为R74开路,换入新零件后测试一切正常。结论 : 由于R74开路,造成加到Q1 G极上的开关脉冲前沿与Q1上产生的VCE脉冲后沿相不同步而另IGBT瞬间过流而击穿, IGBT上产生的高压同时亦另Q3、Q10、Q9击穿,由于IGBT击穿电流大增,在保险管未溶断前整流桥DB也因过流而损坏。(2) 换入新的保险管后首先对主回路作检查,发现整流桥DB、IGBT击穿,更换零件后按3.2.1<<主板检测表>>测试发现+22V偏低, 按3.2.2<<主板测试不合格对策>>第(3) 项方法检查,结果为Q3、Q10、Q9击穿另+22V偏低, 换入新零件后再按<<主板检测表>>测试至第10步骤时发现Q6基极电压偏低, 按3.2.2<<主板测试不合格对策>>第(10) 项方法检查,结果原因为R76阻值变大,换入新零件后测试一切正常。结论 : 由于R76阻值变大,造成加到Q6基极的VCE取样电压降低,发射极上的电压也随着降低,当VCE升高至设计规定的抑制电压时, CPU实际监测到的VCE取样电压没有达到起控值,CPU不作出抑制动作,结果VCE电压继续上升,最终出穿IGBT。IGBT上产生的高压同时亦另Q3、Q10、Q9击穿,由于IGBT击穿电流大增,在保险管未溶断前整流桥DB也因过流而损坏。(3) 换入新的保险管后首先对主回路作检查,发现整流桥IGBT击穿,更换零件后按3.2.1<<主板检测表>>测试,上电时蜂鸣器没有发出“B”一声,按3.2.2<<主板测试不合格对策>>第(1) 项方法检查,结果为晶振X1不良,更换后一切正常。结论 : 由于晶振X1损坏,导至CPU内程序不能运转,上电时CPU各端口的状态是不确定的,假如CPU第13、19脚输出为高,会另振荡电路输出一直流另IGBT过流而击穿。本案例的主要原因为晶振X1不良导至CPU死机而损坏IGBT。

2009年10月9日星期五

PS中各个工具的使用方法与技巧

 
 

SSB 通过 Google 阅读器发送给您的内容:

 
 

于 09-10-8 通过 实用软件、绿色软件及技巧分享-北极寒流 作者:新不了情

1.  移动工具,可以对PHOTOSHOP里的图层进行移动图层。
2.  矩形选择工具,可以对图像选一个矩形的选择范围,一般对规则的选择用多。
3.  椭圆选择工具,可以对图像选一个矩形的选择范围,一般对规则的选择用多。
4.  单行选择工具,可以对图像在水平方向选择一行像素,一般对比较细微的选择用。
5.  单列选择工具,可以对图像在垂直方向选择一列像素,一般对比较细微的选择用。
6.  裁切工具,可以对图像进行剪裁,前裁选择后一般出现八个节点框,用户用鼠标对着节点进行缩放,用鼠标对着框外可以对选择框进行旋转,用鼠标对着选
7.  择框双击或打回车键即可以结束裁切。
8.  套索工具,可任意按住鼠标不放并拖动进行选择一个不规则的选择范围,一般对于一些马虎的选择可用。
9.  多边形套索工具,可用鼠标在图像上某点定一点,然后进行多线选中要选择的范围,没有圆弧的图像勾边可以用这个工具,但不能勾出弧线,所勾出的选择区域都是由多条线组成的
10.  磁性套索工具,这个工具似乎有磁力一样,不须按鼠标左键而直接移动鼠标,在工具头处会出现自动跟踪的线,这条线总是走向颜色与颜色边界处,边界越明显磁力越强,将首尾连接后可完成选择,一般用于颜色与颜色差别比较大的图像选择。
魔棒工具,用鼠标对图像中某颜色单击一下对图像颜色进行选择,选择的颜色范围要求是相同的颜色,其相同程度可对魔棒工具双击,在屏幕右上角上容差值处调整容差度,数值越大,表示魔棒所选择的颜色差别大,反之,颜色差别小。
11.  喷枪工具,主要用来对图像上色,上色的压力可由右上角的选项调整压力,上色的大小可由右边的画笔处选择自已所须的笔头大小,上色的颜色可由右边的色板或颜色处选择所须的颜色。
12.  画笔工具,同喷枪工具基本上一样,也是用来对图像进行上色,只不过笔头的蒙边比喷枪稍少一些。
13.  橡皮图章工具,主要用来对图像的修复用多,亦可以理解为局部复制。先按住Alt键,再用鼠标在图像中需要复制或要修复取样点处单击一左键,再在右边的画笔处选取一个合适的笔头,就可以在图像中修复图像。
14.  图案图章工具,它也是用来复制图像,但与橡皮图章有些不同,它前提要求先用矩形选择一范围,再在"编辑"菜单中点取"定义图案"命令,然后再选合适的笔头,再在图像中进和行复制图案。
15.  历史记录画笔工具,主要作用是对图像进行恢复图像最近保存或打开图像的原来的面貌,如果对打开的图像操作后没有保存,使用这工具,可以恢复这幅图原打开的面貌;如果对图像保存后再继续操作,则使用这工具则会恢复保存后的面貌。
16.  橡皮擦工具,主要用来擦除不必要的像素,如果对背景层进行擦除,则背景色是什么色擦出来的是什么色;如果对背景层以上的图层进行擦除,则会将这层颜色擦除,会显示出下一层的颜色。擦除笔头的大小可以在右边的画笔中选择一个合适的笔头。
17.  铅笔工具,主要是模拟平时画画所用的铅笔一样,选用这工具后,在图像内按住鼠标左键不放并拖动,即可以进行画线,它与喷枪、画笔不同之处是所画出的线条没有蒙边。笔头可以在右边的画笔中选取。
18.  模糊工具,主要是对图像进行局部加模糊,按住鼠标左键不断拖动即可操作,一般用于颜色与颜色之间比较生硬的地方加以柔和,也用于颜色与颜色过渡比较生硬的地方。
19.  锐化工具,与模糊工具相反,它是对图像进行清晰化,它清晰是在作用的范围内全部像素清晰化,如果作用太厉害,图像中每一种组成颜色都显示出来,所以会出现花花绿绿的颜色。作用了模糊工具后,再作用锐化工具,图像不能复原,因为模糊后颜色的组成已经改变。
20.  涂抹工具,可以将颜色抹开,好像是一幅图像的颜料未干而用手去抹使颜色走位一样,一般用在颜色与颜色之间边界生硬或颜色与颜色之间缄接不好可以使用这个工具,将过渡过颜色柔和化,有时也会用在修复图像的操作中。涂抹的大小可以在右边画笔处选择一个合适的笔头。
21.  减淡工具,也可以称为加亮工具,主要是对图像进行加光处理以达到对图像的颜色进行减淡,其减淡的范围可以在右边的画笔选取笔头大小。
22. 加深工具,与减淡工具相反,也可称为减暗工具,主要是对图像进行变暗以达到对图像的颜色加深,其减淡的范围可以在右边的画笔选取笔头大小。
23.  海绵工具,它可以对图像的颜色进行加色或进行减色,可以在右上角的选项中选择加色还是减色。实际上也可以是加强颜色对比度或减少颜色的对比度。其加色或是减色的强烈程度可以在右上角的选项中选择压力,其作用范围可以在右边的画笔中选择合适的笔头。
24.  钢笔路径工具,亦称为勾边工具,主要是色画出一路径,首先注意的是落笔必须在像素据齿下方,即在像素据齿下方单击一下定点,移动鼠标到另一落点处单击一下鼠标左键,如果要勾出一条弧线,则落点时就要按住鼠标左键不放,再拖动鼠标则可以勾出一条弧线。每定一点都会出现一个节点加以控制以方便以后修改,而用鼠标拖出一条弧线后,节点两边都会出现一控制柄,还可按住Ctrl键对各控制柄进行调整弧度,按住Alt键则可以消除节点后面的控制柄,避免影响后面的勾边工作。
25.  磁性钢笔工具,它与磁性套索工具有些相似,所画的路径也会有磁性一样,自动会偏向颜色与颜色的边界,其磁性的吸力可以在右上角的"频率"调整,数值越大,吸力也越大。
26.  自由钢笔工具,与套索工具相似,可以在图像中按住鼠标左键不放直接拖动可以在鼠标轨迹下勾画出一条路径。
增加锚点工具,可以在一条已勾完的路径中增加一个节点以方便修改,用鼠标在路径的节点与节点之间对着路径单击一下即可。
27.  减少锚点工具,可以在一条已勾完的路径中减少一个节点,用鼠标在路径上的某一节点上单击一下即可。
直接选择工具,此工具可以选择某一节点进行拖动修改,或用鼠标对住路径按住鼠标不放而拖动也可。
28.  转换点工具,此工具主要是将圆弧的节点转换为尖锐,即圆弧转直线。
29.  文字工具,可在图像中输入文字,选中该工具后,在图像中单击一下便出现对话框即可输入文字。它只是横向输入文字。输入文字后还可对该图层双击对文字加以编辑。对话框中可任意选择颜色。
30.  直线渐变工具,主要是对图像进行渐变填充,双击渐变工具,在右上角上会出现渐变的类型,并单击右边的三角形下拉菜单列出各种渐变类型,在图像中需要渐变的方向按住鼠标拖动到另一处放开鼠标。如果想图像局部渐变,则要先选择一个选择范围再渐变。 
31.  径向渐变工具,其操作和直线渐变工具基本相同。
32.  角度渐变工具,其操作和直线渐变工具基本相同。
33.  对称渐变工具,其操作和直线渐变工具基本相同。
34.  菱形渐变工具,其操作和直线渐变工具基本相同。
35.  油漆桶工具,其主要作用于用来填充颜色,其填充的颜色和魔棒工具相似,它只是将前景色填充一种颜色,其填充的程度由右上角的选项的"容差"值决定,其值越大,填充的范围越大。
36.  吸管工具,主要用来吸取图像中某一种颜色,并将其变为前景色,一般用于要用到相同的颜色时候,在色板上又难以达到相同的可能,宜用该工具。用鼠标对着该颜色单击一下即可吸取。
37.  颜色取样器工具,该工具主要用于将图像的颜色组成进行对比,它只可以取出四个样点,每一个样点的颜色组成如RGB或CMYK等都在右上角的选项栏上显示出来,一般对于印刷有用多。
38.  抓手工具,主要用来翻动图像,但前提条件是当图像未能在PHOTOSHOP文件窗口中全部显出来时用,一般用于勾边操作。当选为其他工具时,按住空格键不放,鼠标会自动转换成抓手工具。
39.  缩放工具,主要用来放大图像,当出现"+"号对图像单击一下,可以放大图像,或者按下鼠标不放拖出一个矩形框,则可以局部放大图像,按住Alt键不放,则鼠标会变为""号,单击一下可以缩小图像。用快速方式,Ctrl+"+"则为放大,Ctrl+"-"则为缩小。
40.
正常:画图工具使用前景颜色完全替代原图像的像素颜色。
溶解:每个被混合的点被随机地选取底色或填充色。
正片叠底:新加入的颜色与原图像颜色合成为比原来的二种颜色更深的第三种颜色。
屏幕:新加入的颜色与原图像颜色合成为比原来更浅的颜色。
叠加:加强原图像的高亮区和阴影区,同时将前景色叠加到原图像上。
柔光:根据前景色的灰度值来对原图像进行处理。前景色>50%加光、<50%遮光。因此,原图像是纯白或纯黑,则只会更暗或更亮。
强光:根据前景色的灰度值来对原图像进行处理。>50%浅色叠加处理,>50%暗色相乘处理。
颜色减淡:用前景色加亮原图像颜色。
颜色加深:用前景色变暗原图像颜色。
变暗:原图像中比前景色更暗的像素颜色变为前景色。
变亮:原图像中比前景色更亮的像素颜色变为前景色。
差值:比较前景色与原图像颜色的亮度值,二者差值为该方式应用结果。
排除:与12的差值相似,只是效果会更柔和些。
背后:仅作用透明图层的透明部分相当于在一张透明纸的背面作图。
色相:将前景色调于原图像中而不改变其亮度和饱和度。
饱和度:将前景色的饱和度用于原图像中而不改变其亮度和色调。
颜色:仅将前景色的饱和度用于原图像而不改变其亮度。
亮度:仅将前景色的亮度用于原图像而不改变其色调和饱和度。


 
 

可从此处完成的操作:

 
 

CAD各工具、视图、界面设置及打印等知识全解(转)

 
 

SSB 通过 Google 阅读器发送给您的内容:

 
 

于 09-10-8 通过 实用软件、绿色软件及技巧分享-北极寒流 作者:新不了情

CAD各工具、视图、界面设置及打印等知识全解(转)

一、Auto CAD的界面组成:
1、标题栏、菜单栏、(右击显示快捷菜单)、工具栏(20多个已命名工具栏)、绘图窗口、坐标系统、"模型"选项和"布局"选项、命令行与文本窗口、状态栏2、调用工具栏的路径(命令to)
a、  视图——工具栏——选择工具栏名称
b、 工具——自定义——工具栏——选择工具栏名称
c、  把光标放在任何一个工具栏命令——右击
二、选择工具栏名称
1、UN:设置单位
2、TO:打开工具栏
3、OP:进入选项
4、DS:进行草图设置
三、功能键:
F1:帮助
F2:文本窗口与绘图窗口切换
F3:对象捕捉开关(需要设置捕捉类型,如圆心)
F5:在绘制轴测图时,用来改变绘图方向
F6:坐标数字,显示开关
F7:显示网格开关
F8:显示正交开关,在正交绘图时,可限制绘图光标,只能绘制水平或垂直的图形
F9:网格点,捕捉开关
F10:指定报坐标,追踪角度后,可打开坐标追踪线
F11:对象追踪开关,一般要和F10配合使用
注:F7和F9配合使用,一般用于绘制草图
四、鼠标的使用
1、  左键:可用在定于点,选择菜单命令/工具栏按钮/图形对像等
2、 右键:在AutoCAD中,鼠标右键得到了补充,即单击右键后,出现一个快捷菜单,从'OP'选项中可取消。
CAD中的右键
1、 输入OP——用户系统配置——绘图区域或使用快捷菜单
注:取消快捷菜单后,右键功能
确定(输入命令/选择/结束命令)
重复上一指令
注:空格/回车(Enter)也可做为确定及重复上一指令
五、 选择对象
1、从左往右框选,相交的选不中。
2、从右往左框选,相交的都可选中。
3、以鼠标点击的方式去选择对象
4、输入Z命令——可通过其子命令(A全部显示所有对象)
六、 删除对象
1、命令Erase简称E
2、选择'修改'菜单——"删除"或"选择""修改"工具栏中的"删除"
3、直接按Delete
注:使用OOPS命令,可以恢复最后一次使用"删除"命令删除的对象,如果要连续向前,恢复删除的对象,则需要使用取消命令UNDO或U

经典二

一、            在电脑屏幕上定点的方法:
1、定点器定点:鼠标定点画线
2、坐标系定点:
绝对直角坐标系
相对直角坐标系
相对极坐标
注:
1、  在三维平面上要确定一点,必须要有二个数值,即X值和Y值
2、定一条直线必须要有两点。(直线斜线)但定一条曲线就不一定了。
A:绝对坐标(绘图)
首先要确定第一点的X值和Y值,确定好第一点之后,以后都是以第一点的参照,当光标水平移动时,只改变X轴的数值,当光标垂直移动,只改变可轴的数值,格式:X值、Y值
B:相对坐标(绘图)
每一点的坐标值都是以上一点为参照(原点)来确定,如线条是向右向上,输入正值向左或向下输入负值,在每个坐标值前面必须,加上相对坐标符号@,格式@X值Y值
C:相对极坐标(画线)
1、需要两个条件:A、极长值B:与水平线的夹角
2、输入角度有正角之后,逆时针一正,顺时针一负。
3、相对于前一点,通过输入两点之间的距离和两点连线与水平方向的夹角来定位的方式,称为相对极坐标。
注:输入极坐标时,可先输入线段生成角度,再指定光标移动的方向,然后输入线段的长度即可。格式@长度角度
二、            设置对相的捕捉
1、自动捕捉:输入'OS'命令——对象捕捉(选择要捕捉的模式)
2、临时捕捉,在需要的时候,按Shift+右击
3、  命令捕捉:在需要时输入端点(END)、中点(MID)、交点(INT)象限点(QUA)、切点(TAN)、垂足(PER)、节点(NOD)、圆点(CEN)
4、  TR是修剪,输入TR命令先击鼠标左键再右键后左键(左——右左)

经典三

一、LINE线段——简称"L"
二、XLLNE构造线——简称"XL"用来绘制一些无限长的线。
水平(H)、垂直(U)、角度(A)、偏移(O)可将一根线偏移成构造线。
一、            PLING多段线——简称"PL"
A、 输入PL——指定起点——下一点——一直画到结束
B、 输入PL——指定起点——A圆孤——跟踪其子命令来绘制
注:用多段线绘制的图形,始终成为一个对象。
二、            POLYGON正多边形——简称"POL"
a、  输入POL——确定边数——确定中心——确定内接(I)/外切(C)——输入半径——确定。
b、 输入POL——确定边数——边(E)——指定两个端点
1、以多边形的边给尺寸的是外切多边形
2、以多边形的顶点给尺寸的是内切多边形。
3、所谓多边形的内接/外切是指这个多边形的内侧画还是外侧画
4、公式:S=DK(求多边形的长)D:表示已知的直径    K:表示等分系数
五:RECTANG矩形——简称"REC"
矩形通常有三种模式:直角矩形、倒角矩形、圆角矩形。一但,我们在本次打开电脑中确定了一种模式,以后所画的矩形都是以该模式出现,除非重新修改模式或者关闭电脑,重新启动模式才会返回到系统缺省设置模式。
1、输入REC——确定第一点——输入@xy——确定
2、输入REC——F1圆角——半径——确定第一点——输入@xy——确定
3、输入REC——C倒角——第一距离——第二距离——确定第一点——输入@xy——确定
4、输入REC——F圆角——输入O回车——绘制矩形(用于返回直角矩形)
1、输入C——指定圆点——输入单位/直径D——确定
2、输入C——SP(三点)——确定——点击三个已知点
3、输入C——ZP(二点)——确定——指定起点、端点
4、输入C——T(相切半径)——确定两个切点——输入半径
CIRCLE圆——简称C
六:ARC圆孤——简称A
1、在绘图工具栏——圆孤——里面有所有的子命令
2、输入AR——矩形阵列R
七:ARRAY阵列——简称AR
1、输入AR——环形阵形P——指定中心点——输入个数角度——选择对象——确定
注:复制时旋转项目
八:POINT点——简称PO
要绘制点前,必须先使用"格式"中的'点样式'(DDPTXPE)设置点样式
1、DIV等分距:选择等分点对象——输入等分段
2、等距点:选择等距的对象——等距的长度

经典四

一、OFFSET偏移——简称O
二、ELLIPSE椭圆——简称EL
1、 输入EL——指定三个端点,绘制一个椭圆
2、 子命令(圆孤A,中心点C)
四、椭圆孤和椭圆的命令是一致的
1、输入EL——圆孤A——指定轴端点/中心点C——指定轴另一端点——指定另一条半轴长度——指定起始角度——指定终始角度——确定
五、ROTSTE 旋转——简称RO
绕基点旋转对象,逆时针为正值,顺时针为负值。
六、COPY复制——简称"CO/CP"
1、输入命令——选择对象——指定基点,确定复制的距离——确定
2、子命令,重复从可连续复制多个。
七、设置对象的捕捉
1、自动捕捉:输入'OS'命令——对象捕捉(选择要捕捉的模式)
2、临时捕捉:在需要时,按Shift键+右击
3、命令捕捉:在需要时输入,端点(END)、中心点(MID)、交点(INT)、圆心(CEN)、象限点(QUA)、切点(TAN)、垂足(PER)、节点(NOD)
命令:O偏移、EC椭圆、RO旋转、CO/CP复制前输入M可复制多个、OS自动捕捉

经典五

一、镜像(MIRROR)——简称MI
输入命令——选择对象——指定镜像的两个端点,后向你是否删除(原对象Y/N)
二、ARC圆孤——简称A
三、REUCLOUD修订引云线上
1、输入命令——根据提示,指定新的最大和最小孤长或指定修订云线的起点,默认孤长最小和最在值设置为0.5000个单位,孤长的最大值不能超过最小值的三倍.
2、将闭合对象转换为修订云线
输入命令——对象O——选择对象(圆、椭圆、闭合多段、线或闭合样条曲线)
三、样条曲线SPLINE——简称SPL
用于绘制断裂的编辑线,右击/按回车键,可以结束。
在使用样条曲线时,最好是关闭正交
命令:MI(镜像)、A(圆孤)、REVLLOUD(修订云线)、SPL(样条曲线)

经典六

一、ALUQGN对齐——简称AL
1、输入AL——选择对象——指定第一源点,指定第一目标点——指定第二源点(指定第二目标点,不需继续,敲回车键)——是否缩放对象
注:源点最好为端点
二、SCALE比例缩放——简称SC
1、输入SC——选择对象——指定基点(选择基点要合适)——输入比例数字(也就是缩放倍数,大于是,图形放大,小于是图形缩小)
2、输入SC——选择对象——指定基点——参照R——指定参照长度(原本长度)
三、STRETCH拉伸——简称S
1、输入S——用交叉窗口选择拉伸对象(注意判断清楚那个是拉伸的对象及与之相交的对象,选择时,对象全部选上,相连的线条不能全选,只能部分选上)——确定——选择移动基点——输入拉伸距离/指定拉伸方向
四、EXTEND延伸——简称EX
1、输入EX——选择边界上的边——选择要延伸的对象
五、BREAK/打断于点——简称BR
1、打断于点,可将一条线分为多段但不会分开
六、CHAMFER倒角——简称CHA
1、输入CHA——距离D——输入第一个倒角的距离——输入第二个倒角的距离——选择第一根线和第二根线。
注:如第一距离和第二距离相同,则敲回车键。
2、子命令:多个U;可一次性倒多个角(若不是多段线)
3、修剪T:倒角之后是否需要留下原有的线条(N、Y)
4、多段线P,只针对于用多段线画的图形。
5、角度A:设置倒角长和倒角角度
七、F:FILLET圆角——简称F
1、输入F——半径R——选择对象(其子命令与倒角相似)

经典七

一、PLING多段线
1、输入PL——指定起点——下一点——直画到结束
2、输入PL——指定起点——A圆孤——跟踪其子命令来绘制。
注:用多段线绘制的图形,始终成为一个对象。
二、分解:EXPLODE——简称X
1、把一个对象分解为多个对象,但不针对于用线画的对象(因它本身就是单独的对象)
2、输入X——选择对象(如矩形、多边形等)——确定
3、把直线绘制的图形创建或多段线
三、命令PEDIT——简称PE
1、输入PE——选择多段线——合并J——再选择没有合并的线条——合并J——按ESC退出。
2、输入PE——多条M可以用框选——是Y——合并J——模糊距离为0——按ESC退出
四、用拉长命令的四个选项,分别拉长或缩短线条的方法
1、LENGTHEN拉长——简称LEN
2、增量DE
输入LEN——输入DE——输入增量值(正为拉长,负为缩短)选择要修改的对象可执行多次。
3、自分化P
输入LEN——输入P——输入自分数值(大于100为增长,小于100为缩短)——选择要个性的对象,可执行多项
4、全部(T)
输入LEN——输入T——输入拉长或缩短的最终数值——选择要修改的对象(一根线只能执行一次)
5、动态(DY)
输入LEN——输入DY——选择要修改的对象,指定新端点(可连续操作,比较随意)
五、BHATCH填充——简称H
输入H——在"图案填充"中的图案或它后面的按钮,选ANST标签——选ANST31——确定——点击拾取点——选择要填充的区域再确定。(在图案填充中可以更改图案的角度和比例)或者可以使用渐变色填充。
注:如果不要填充的区域也被填充,则说明所选的区域不是封闭的。

经典八

一、 计算机梯形的公式(长边-短边)/高=比值
二、 布尔运算
1、 打开布尔运算的方法:
在工具栏上右击——调节器出实体编辑工具栏
在修改菜单——实休编辑
输入它们的命令
注:所选择的对象,必须是一个面域,否则不能操作。
三、面域:REGION——简称REG
并集:UNION——简称UNI(加运算)
差集:SUBTRACT——SU(减运算)
交集:INTERSECT——IN(交运算)
四、POINT点——简称PO
要绘制点之前,必须先使用格式中的点样式(DDPTYPE)设置点样式
DIV等分距,选择等分的对象——输入等分段
ME等距点,选择等距的对象——等距的长度。

经典九


一、 用正投影法绘制的物体的图形称为三视图。
一个面视图一般不能完全确定物体的形状和大小表达清楚,工程上常用三面视图。
1、 由前向后投射所得的视图称为正视图。
2、  由上向下抽射所得的视图称为俯视图。
3、  由左向右投射所得的视图称为左视图。
二、  三视图之间的关系
1、   三视图的位置关系。
以主视图为准,俯视图在它的正下方,左视图在它的右方。
2、    三视图的投影关系。
主俯视图长对正(等长)
主、左视图高平齐(等高)
俯、左视图宽相等(等宽)
3、视图分物体的方位关系
主视图——反映物体的上、下和左、右。
俯视图——反映物体的左、右和上、下。
左视图——反映物体的上、下和前、后。
三、LA打开图层物性管理器。
1、点击新建——可更改名称——颜色——线形——线宽
2、中心线索红色,线型:Center/Centerz
3、不可见轮廓为虚线。
4、可见轮廓为粗实线。
5、尺寸线及尺寸界线为细实线。
四、LTS线型比例
作业:绘制样版上无尺寸的视图。

经典十一

一、绘制等轴测图
1、打开等轴测平面的步骤:
A:'工具'——草图设置——捕捉和栅格——选择等轴测捕捉
B:输入'DS'命令进入草图设置
2、按F5,可以循环选择三个等轴测平面或按Ctrl+E
3、等轴测绘图的三个角度30。90。150。
4、等轴测绘图主要是利用复制命令来完成线条的移动,不能用偏移命令来完成。
5、在等轴测绘图中画圆,必须进入椭圆EL——I等轴测圆——选择圆心——输入半径——确定
注:1、在等轴测绘图中,一般情况下,上平面用30度光标绘制,右侧面(面对屏幕来区分)用150度光标绘制,左测面用90度光标绘制。
2、在绘图中,一般情况下是在正交状态下绘图、画线。
作业:把样版上有尺寸的三维图绘制成轴测图。

经典十二

连接螺纹普通螺纹(M)
管螺纹非螺纹密封的管螺纹(G)
用螺纹密封的管螺纹(R、RC、RP)
传动螺纹梯形螺纹(Tr)
锯齿螺纹(B)
CAD第十三课
一、创建与编辑文字
1、创建文字样式
a、  文字样式STYLE——简称ST
b、 '格式'菜单——文字样式
c、  通过文字样式对话框,我们可以新建样式,重命名样式,删除样式,可以改变体名、字体样式、高度
d、  还可以设置一些特殊效果,如:颠倒、反向、垂直(英文才能设置)、宽度比例、倾斜角度。二、创建和编辑单行文字
1、单行文字命令DTEXT——简称DT
'绘图'工具栏——文字——单行文字
2、我们可以先去创建文字样式,如果要输入中文,那么在文字样式中,就应把字体改为中文。
3、文字控符
%%O:打开/关闭上划线
%%U:打开/关闭下划线
A、 D:标注度(。)符号
注:一定要在内容的前方输入
输入控制符,一定要退出才能看到效果。
4、输入命令——指定起点/样式S(通过输入样式名,我们可以选择自己所创建的样式)——指定文字的高度——指定文字的旋转角度——输入文字
5、通过进入'修改'菜单——对象——文字——编辑(命令:DDEDIT)ED简称
我们可以对已经输入的文字再次编辑。
三、创建与编辑多行文字
1、多行文字命令:MTEXT——简称MT/T
'绘图'工具栏——文字——多行文字
2、输入命令——指定第一点——指定对角点——输入文字(可以选择样式,字体、字号、加粗、倾斜、下划线、撤消、恢复、字体颜色。注:在使用'堆叠'/非堆叠要先输入分子和分母,其间要使用/、#、^分隔,然后选择这一部分内容,单击按钮就行)——单击确定或点击绘图区、可退了多行文字。
3、高度(H)可设置文字的高度
对正(J)可设置文字的排列方式。
行距(L)设置行与行之间的距离。
旋转(E)可设置文字的旋转角度。
样式(S)可选择新的样式
宽度(W)可设置多行文字的宽度。
3、当我们进入编辑文字时,我们可以单击右键来调整文字。

经典十四上

标准样式D
一、新建
A:新建样式:输入名称
B:基础样式:新样式将在该基础样式上进行修改
C:用于指新建标注样式的适用范围。
二、新建标注样式
A:直线和箭头:设置尺寸线、尺寸界线箭头和圆心,标记的格式与位置。
B:调整:设置文字与尺寸线的管理规则以用标注特征比例。
C:文字:设置文字与尺寸的外观、位置和对齐方式。
D:主单位:设置主单位的格式与精度。
E:公差:设置公差值的格式和精度。
设置直线和箭头
1、尺寸线
A:颜色,默认随块。
B:线宽:默认随块。
C:超出标记,当尺寸箭头来用倾斜,建巩标记、小点等样式才有用。
D:基线间距:可设置各尺寸之间的间距
E:隐藏:可隐藏尺寸线1和尺寸线2。
2、尺寸界线
A:颜色
B:线宽
C:超出尺寸线:设置尺寸界线,超出尺寸线距离。
D:起点偏移量:设置尺寸界线的起点与标注定义点的距离。
E:隐藏:可隐藏尺寸界线1和尺寸界线2。
3、箭头
4、圆心标记。
文字
1、文字外观:样式、颜色、高度
2、文字位置:水平、垂直
3、文字对齐
A:水平:标注文字水平设置
B:与尺寸线对齐,标注文字方向与尺寸线方向一致。
C:ISO标准,当标注文字在尺寸线之内时它的方向与尺寸线方向一致。而在尺寸界线之外时将水平放置。

经典十四下

一、调整选项,如果尺寸界线之间没有足够空间同时放置文字和箭头,才会用到以下命令:
二、文字设置:当文字不在默认位置时,将文字位置置于:
A:尺寸线旁边
B:尺寸线上方:加引线
C:尺寸线上方:不加引线
三:标注特性比例:
1、使用全局比例:对全部尺寸标注进行缩放比例,该比例不改变尺寸的测量值。
2、按布局(图纸空间,缩放标注:可根据当前模型空间视口与图纸间的缩放关系设置比例)
四:调整
A:标注时手动放置文字,在标注时将标注文字放在用户指定的位置。
B:始终在尺寸界线之间绘制尺寸线,当尺寸箭头放置在尺寸界线之外时,也在尺寸界线之内会绘制出尺寸线。
主单位
1、精度:表示尺寸标注后需要几位数
2、小数分隔符:一般用逗号
3、比例因子:针对局部放大及缩小
4、消零:可设置前导和后续的零:如10.00——10
公差
1、分式
A:对称35+0.05
B:极限偏差:35+0.05    35-0.05
C:极限尺寸:35.05    34.95
D:基本尺寸:35  加分框
E:高度比例一般为0.6,指公差的高度。
F:上偏差、下偏差,可用户自己设置
G:垂直位置:上、中、下,一般用来控制公差文字相对于基本尺寸文字的位置
H:例如:20+0.02    20-0.03
先点击对齐标注——再选择对象——M——鼠标放在< >后——输入+0.02——Shift+6(^)——-0.03——全选——点击a/b——确定

经典十五

一、'标注'菜单的命令与'标注'工具栏上的命令是一样。
1、线型标注:测量两点间的直线距离,可用来创建水平、垂直、旋转、线性标注。
2、对齐标注:创建尺寸线平等于尺寸界线原点的线性标注,可创建对象的真实长度测量值。
3、坐标标注;创建坐标点标注,显示给定原点,测量出来的点的X或Y坐标。
4、半径标注:测量圆或圆孤的半径。
5、直径标注:测量圆或圆孤的直径
6、角度标注:测量角度
7、快速标注:通过一次选择多个对象,创建标注阵列,例如:基线,连续和坐标标注。
8、基线标注:从上一个或选定标注的基线作连续的线性,角度或坐标、标注、都从相同原点测量尺寸。
9、连续标注:从上一个或选定坐标的第二条尺寸界线,作连续的线性、角度或坐标标注。
10、快速引线,创建注释和引线,标识文字和相关的内容。
选择、快速引线——设置S——引线设置——可设置引线和箭头等等
11、公差:创建形位公差。
12、圆心标记:创建圆和圆孤的圆心标记或中心线。
13、编辑标注:
默认H:按默认位置及方向放置尺寸文字
新建(N):可修改尺寸文字
旋转(R):可将尺寸文字旋转一定的角度。
倾斜(O):可使非角度标注的尺寸界线倾斜角度。
14、编辑标注文字:可以移动和旋转标注文字。
二、给等轴测图标注尺寸
应该使用'对齐标注',然后再用'编辑标注'——倾斜O——选择对象——输入角度
注:标注圆,应用'快速引线'——多行文本标出来。
常用的符号和缩写词
名称符号和缩写词
直径W
半径R
球直径
球半径SR
厚度T
正方形 D
45度倒角C
深度
沉孔和锪平
理头孔 V
EQS

经典十六

一、图块的作用:
1、生成自己的图形库
2、便于修改
3、利于节省磁盘空间
4、可添加属性
二、B定义图块命令
B——取名——基准点(拾取点)——选择对象(转换为块)——选择单位mm——确定
三、I:插入图块命令
I——名称(选择要插入图块的名称)——插入点——缩放比例(S命令)——旋转角度——确定
四、W:块存盘
将块以文件的形式存储下来(建立了自己的图形存,可以在任何时候使用)
块与图层的关系:一般来说在0层制作图块,因为0层制作的图块具有'变色龙'的效果
1、 一个图块使用多种颜色
2、 一个图块使用多个图层
把已创建好的图纸幅面,创建为块方便我们日后接着使用。

经典十七

一、            绘制三维实体的要点
要有一个截面,这个截面必须是一个面域。
1、绘制截面时,三维坐标的X轴与Y轴必须在同一个平面上,如果所画截面与XY轴不同平面。则必须用XYZ为旋转轴,把XY转成90度,使其与所画截面在同一个平面上。
2、最好利用图形上已知的确定点(13个捕捉点)来绘制截面。
3、移动实体时,要找一个好的参照点,然后把坐标移动该点上,再对实体进行移动。
4、看懂之视图的相关尺寸及它们的几何形状,把这些几何形状像积木一样分割出来。
二、将'视图'工具栏及'着色'工具栏打开:
三、UCS——绕什么轴,输入什么(XYZ——敲两下,一般是旋转X轴和Y轴。
四、要组成面域,才能组成实体,而域命令REG
五、布尔运算
并集:UNI(加运算)
差集:SU(减运算)
交集:IN(交运算)
六、EXT拉伸实体
是把一个截面(或面域的截面)拉伸成实体,选择对象时,必须选择截面的边线,拉伸时始终与Z轴同方向,顺着箭头方向拉伸输入正值,负值为反方向拉伸。
七、用拉伸命令中的路径中,应该注意问题。
1、必须用多段线命令,先绘制出实体拉抻的路径(一般情况下,拉伸弯头的管子,这个选项比较方便)
2、拉伸的实体半径不能超过路径的半径值,如果超过路径的半径,实体拉伸能不成功。
八、REO旋转
1、输入REV——选择对象——定义轴,以指定的两个点连线作为旋转中心线——输入旋转角度。
2、使用旋转命令之前,必须要有一个面域的截面,同时要有旋转中心轴,
3、旋转命令只适用于回转物体。
九、三维动态观察,命令3DO
注:若组成面域后,图形不见了,则点击'着色'工具栏上的'二维线框'工具。

经典十八

一、         拉伸面命令:Solidedit
是对已创建好的实体某一个面进行拉伸,不是非实体不能使用拉伸面命令,拉伸面选择对象,不是选择边线,而是选择边线所围成的面,拉伸面不存在方向问题和正负值的问题,只须输入所要拉伸的距离值即可。
二、         移动面
必须让坐标与这个面在同一个面上
三、偏移面
四、删除面可删除某一个面

经典十九

一、复制边
可以单独的把某个边复制出来。
二、着色边:可以单独给某一条边着色
三、压印,着先要让两个实体交在一起,使它们相交的区域;
1、单击压印——选择三维实体——选择要压印的对象——是否删除源对象(Y/N)
2、此时,会把压印的对象印在三维实体上,我们可以选择压印过得到的面,再进处理。
3、通过压印圆孤,圆、直线二维和三维多段线,椭圆、样条曲线,面域体和三维实体。
四、清除
1、如果边的两侧或顶点共享相同的面或顶点,通过清除,可以删除这些边顶点。
2、边就是删除实体对象上的所有冗余的边和顶点,譬如压印以后得到的对象。
五、抽壳,以指定的厚度在实体对象上创建中空的薄壁。
六、SL剖切输入命令——选择对象——指定三点(第一点平面的原点,第二点X轴,第三点Y轴)——指定要保留的部分(B,将两半都保留)
七、SEC切割
输入SEC——选择对象——指定三个点定义相交截面平面(第一点平面的原点,第二点X轴第三点Y轴)
为了清晰显示,将相交截面隔离并填充。

经典二十

一、三维阵列
命令:3DARRAy
1、'修改'菜单——三维操作——三维阵列(矩形阵列)
输入命令——选择对象——R、矩形——输入行数、列数、行间距、列间距(如果输入3层数,就要输入层间距)
2、环形阵列
输入命令——选择对象——R、矩形——输入阵列数目——指定要填充的角度——旋转阵列对象(Y/N)——指定阵列的中心点——指定旋转轴上的第二点(必须以X、Y轴为旋转轴上的第三点)
注:三维阵列与平面阵列的用法是一样的,可以把平面阵列用在三维阵列中,对三维对象进行旋转。
二、三维镜像
命令:MIRROR3D
'修改'菜单——三维操作——三维镜像
输入命令——选择对象——指定镜像面的第一点、第二点、第三点(它是以我们指定的面为基准来镜像)
注:可以用平面中的镜像命令,来对三维实体进行镜像。
三、三维旋转
命令:ROTATE3D
'修改'菜单——三维操作——三维旋转
输入命令——选择对象——指定第一点及第二点——输入旋转角度(同样可用平面中的旋转,来对三维实体进行旋转)
四、分解实体
命令:X
'修改'菜单——分解
可将复合对象分解为其部件对象
将实体分解为一系列面域和主体。
五、给三维图标注尺寸。
1、输入UCS——3P——指定新原点——确定(用来移动坐标)
或者输入UCS——M(用来移动坐标)
2、UCSICON——ON/OFF,显示或隐藏坐标
3、同样是使用标注工具来对三维图进行标注尺寸。
4、在标注尺寸时一定要注意必须在同一个面。
5、'工具'栏——'新建UCS'——'世界'恢复世界坐标系。
6、WCS世界坐标系,UCS用手坐标系

经典二十二

一、视口
1、布局就是图纸空间
2、视口相当于视区,我们可以通过视口来观察图形。
3、三维模型:可进行多视口显示或打印二维,只有单个视口。
4、'视图'菜单——视口,可以以多个视口的形式(切换不同的视口)来查看图形。
二、如何把三维模型转为二维视图,在图层中新建一个图层,作为当前图层,切换到布局中,把布局内有的视口删除掉单击'视图'菜单——视口——四个(或选择自己所需的)。
注:只有切换到模型空间,才可以把三维转为二维,单击状态上的'图纸'使之成为模型。
回到图层中,把自己刚创建的图层隐藏起来,就可以把视口边的边框线隐藏起来。
三、图形的打印
A:选择匹配的打印机,系统设置的打印机有多个,直接安装的打印机只有一个。
B:选择所需要的图纸尺寸。
C:打印区域
图形界线,只打印界线内的图形。
范围:所有的内容全部打印,但并不合国家标准。
显示:只显示图形打印区


 
 

可从此处完成的操作: